楼市刚刚退烧,邮市又见火爆;按下葫芦浮起瓢,风景这边独好。
从2003年8月首次在国务院层面提出“房地产是支柱产业”算起,持续高温的楼市没能挺过“七年之痒”,官与商缠绵的“功利婚姻”终于在强大的民意、道义和严厉的调控政策震慑下解体,劳燕分飞各东西,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。而打破13年沉寂的邮币市场“似曾相识燕归来”,再现97辉煌,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、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。一只神奇的猴子带领众生肖、老纪特、金银纸币们腾云驾雾、一飞冲天;各路资金蜂拥入市、竞相逐利,炒邮大军浩浩荡荡、前赴后继;风头之劲盖过了一蹶不振的股市、债市等资本市场,势头之猛压过了投机猖獗的楼市、农产品等民生市场。何等恢弘的气势,真乃“金猴奋起千钧棒,玉宇澄清万里埃”,为国为民分忧啊!此时此景,投资者还有更好的选择吗?热钱还会流入他人田吗?
楼市邮市,恍如隔世;今天的邮币市场已是今非昔比,具备了资本市场的所有要素,每天数亿的交易金额,数百亿的市值,数十万的从业人员,成为中国最富特色与活力的民间资本市场。楼市邮市同为广义的资本市场,都具有资本市场最显著的逐利性特点。楼市有开发商,邮市有做市商,坐庄如同盖房。但是在“逐利”和“道义”两大方面,邮市庄家都胜过了开发商,名利双收。
房地产是公认的暴利行业,开发商的利润率都在30%左右,高的可超过50%。而地产商往往对金融杠杆利用非常充分,如果以自有资金支出为利润的主要依据,利润率更高。地产大佬任志强如是说,“如果金融杠杆为10倍,那么开发商的利润就是80%!”但是与邮市庄家相比,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。2010年,几乎所有的邮币品种普遍涨了几倍至几十倍不等,庄家的利润都以“倍数”计算。我们不讲特例,只以一般的个案为例:如“二轮生肖整版册”价格在2010年11月中旬时为5000元,到12月中旬已涨到8000元,仅一个月涨幅就高达62%。如“错爱片”春节前为130元,节后飙涨到300元,涨了2.3倍。如“奥运纪念钞”春节前为2200元左右,节后3500元,也上涨了60%多。当然,这还不是涨幅最大的,暴利可见一斑。而礼品公司就更“黑”了,价格比邮币市场往往要高2—4倍,比如市场价5000元的“二轮生肖整版册”,在礼品公司要卖到13800元,坐地倒手就是362%的暴利。反观房价,北京2000年商品房均价为5722元,2010年为22310元,10年上涨近4倍;广州2000年商品房均价为4209元,2010年为13572元,上涨3倍多。有些起点低的二、三线城市房价涨幅较大,10年时间超过10倍。而邮币市场10年来涨幅惊人,少则几倍,多则十几万倍,令人咋舌。两相比较,在投资回报率上,开发商显然是甘拜下风、自惭形秽,在“逐利能力”方面远不及邮市庄家。
如此看来,邮市岂不是比楼市更黑、更暴利?为什么没有引起公愤而遭到全社会的群起而攻之和国家干预呢?这就是开发商的另一个不幸和悲哀:丧失了道义。房子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民生产品,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,涨一块钱都会触动国人的神经。而邮币是无关民生之痛痒的文化产品,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已,就是涨到天上也不会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。这些年,房价飙涨,民怨沸腾,社会不稳,人们把帐都算在了开发商头上。但其实开发商在很大程度上是替别人背黑锅,比如:政府的土地财政,地价因素,政策不力,游资炒作,投机猖獗,无良专家写手的鼓噪等等,都是房价高企的推手,却少有人追究,连年不断的调控政策也多是指向开发商。因此开发商成了众矢之的,虽然钱挣了不少,却也背了一身骂名,还真有点儿“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”的酸楚。而邮市庄家尽管更暴利,邮市炒作尽管更疯狂,但绝无“道义风险”,因为它没有伤及无辜,没给国家添乱;相反,邮市的火爆吸引了大量炒房客,分流了大量扰乱国家经济秩序的热钱,消除了百姓心头之患,起到了国家政策难以起到的作用,可谓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”,岂不是功德无量、铁肩担道义?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,邮市越疯狂,交易越活跃,庄家越暴利,吸附游资的能力就越强,这样国家就越安全,社会越稳定,百姓越踏实;中央满意,人民高兴,国家又岂有干预之理?所以,邮市做市商是“娶了媳妇又过年”,既赚了钱又赢得了好名声,其“道义口碑”岂是开发商能比得了的?
但是,邮币市场也有一个大大逊色于楼市的致命弱点,那就是盘子太小,容量有限,万一哪天开发商们都“改邪归正”、改换门庭了,投奔邮市,还真是“小庙容不下大佛”。怎么办?为了准备接收开发商(玩笑了),为了容纳更多的游资热钱,为了更好的造福百姓,为了给国家做出更大贡献,邮币市场要大发展。因此,“邮币市场要有大动作”(待续)。